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时间:2025-04-19 11:22:58
第一书记述职报告15篇

第一书记述职报告1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一书记述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书记述职报告1

20xx年xx月xx日,经双胜镇党委推荐,县委组织部任命为双胜镇双胜村第一书记,因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我一边学习,一边沟通民情,一边处理民众矛盾,一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现对到村工作做一个述职。

一、基本情况

双胜村位于双胜镇东南方向,距离双胜镇直线距离6.4公里,距离仪陇县城直线距离14.6公里。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村民人数为1320人。耕地面积1986亩,林地面积168亩。贫困户30户,并已全部脱贫。

二、工作开展

xx月x日以来,我积极与双胜镇联村领导、双胜村“两委”班子沟通,实地到贫困户家、社干部家、党员家、群众代表家、部分百姓家里走访座谈,确定了今后扶贫工作以“保稳定、防返贫、促收入”为重心的思想指导。

1、稳定为基石,确保稳定就是确保发展

通过开会、走访、座谈的方式,发现我村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村,人多事杂,所以难免有未有兼顾的工作开展不到位的情况,再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出现了一些问题户、困难户,甚至不稳定的户,以及上访户、老访户、缠访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我村能够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当前的重点工作。到村后,通过与镇联片领导、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的沟通,出台了村社干部的'考勤制度,确保村委办公室随时有人,做到百姓有事有人找、能找人、找到人的预期,同时保证了村社干部能办事、办实事、有事办的作风。并通过党员组织生活会的方式,做到理清问题、找出差距、自我提升的目的。

2、返贫有风险,坚决防止隐患出现

为了摸清村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我到村后,一方面配合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社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了解村上扶贫工作进展。另一方面我进村入户,对贫困户进行挨户走访,了解家庭情况和个人需求。一边访谈,一边做记录。对不在家的贫困户,详细询问村干部和左邻右舍了解相关的情况,并对了解的情况逐个进行登记,我村在20xx年已全部达到“一超、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同时,严格要求各帮扶责任人实时掌握各帮扶对象的情况,做到手机24小时开机,如贫困户有问题,第一时间向我汇报的联动机制。对于村上个别非贫困户中的困难户,我通过村、社干部及本人详细了解具体情况,主动向镇上相关部门咨询有关政策,帮助相关补助的落实落地,并根据其家庭情况,规划务工方向。坚决做到在脱贫路上互帮互助,不发现一起返贫现象发生。

3、收入需提升,增收才是硬道理

一是增强与村“两委”班子的沟通,主动协调镇上各部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二是统筹县级“四好村”资金2万元,解决人口集中的3社、4社10盏太阳能路灯。提升了夜间照明度,为务工提供保障。三是多方筹措资金,解决4社损毁公路100米。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道路畅通是通向财富的先决条件之一。四是积极配合完成海升公司在我村承包土地901亩的测量。土地是百姓的根,对待土地问题,对待租金问题,我们从未马虎。五是发展自建园种植柑橘476.1亩。根据上级规划与指示,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是作为我们自己的合作社,这还远远不够,如何保证管理,如何公开透明,何如做到盈利,为此我与村支部书记多次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我们的目的就是为百姓创收。

三、问题与不足

1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在村产业发展的难度,同时也不利于村上工作的开展。

2是村合作社虽然成立,但具体的制度不够完善,对下一步的收入规划不够具体,百姓对我们也未有充足的信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村扶贫工作的成效已逐渐凸显,但还远远不够,在我村现有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党员、干部、群众必须一条心,继续撸起抽子加油干。

1是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成员,必须团结一心,遇事多碰头、多研究、多商量。同时村“两委”班子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其抓落实、促发展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村上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每名成员都能在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过得硬”,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2是把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工作的头等大事。加大与海升公司承包的柑橘园的配合工作,从长远打算来看,必须脚踏实地向海升公司学习栽种技术,后期管理制度等。在我村自建园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工作的人手,形成干部多动脑,社员多出力,群众多受益的管理模式,争取使其成为真正为百姓致富的好园子。

第一书记述职报告2

受党组织选派, xxx年11月我有幸作为第六批挂职扶贫干部一员奔赴祁门县平里镇花桥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一年来在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花桥村两委及广大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严格履职尽责,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抓手,以为民扶贫解困为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一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加强学习主动作为,迅速完成角色转换。

我认真学习了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方针、路线、政策,尤其是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其内涵,积极参加市、县组织部举办的各类党建培训和扶贫办组织的精准扶贫业务培训等,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与领导沟通,同事交流,群众座谈等形式,完成了到村后的村情调研报告、年度工作计划,村集体建设规划等,从而迅速实现了从一名机关办事员到村第一书记的转变。

二、履行村第一书记职责,党建工作卓有成效。

作为第一书记,我深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性,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和落实议事、学习、办事公开等多项制度,在党员发展、村级项目建设和低保评议等重大事项上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步骤实施。为此我认真准备每一次学习材料,精心制作每一堂会议课件,周密组织每一次议事会议,一年来按组织程序发展了2名预备党员,2名预备党员转正,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坚持,我村的党建工作特色明显,卓有成效,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高度好评,并在七一期间获得了“先进党支部”的荣誉称号,得到了县电视台的采访宣传,在《祁门新闻》上专题报导。

三、履行扶贫队长职责,扶贫项目稳步推进。

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我紧紧围绕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村集体建设发展。为此我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和组织程序上报实施扶贫项目,亲自起草每一个扶贫项目方案,全程参与每一个上报实施环节,做到项目有计划方案和公示招标,财务有预算监督和审 ……此处隐藏27050个字……县xx乡xx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xx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xx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xx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xx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xx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xx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3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浉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根据xx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一个方面是要走出去,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为此,我多次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到xx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信阳电子学校等地培训,联系县“阳光工程”到我村现场培训,帮助群众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外和国内、省内企业务工,使xx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突破了500人。

另一个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xx村山场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积极与市、县国土部门联系汇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板栗林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目前,县国土部门已到我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签订了xx00亩土地整理协议。同时,对山场上无法进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着手进行品种改良。为此,我专程到信阳农专农业科学系邀请尹健等3位专家到山场实地察看,化验土壤成份,现场诊断论证,研究改良对策,并多次到市、县科技部门寻求技改项目支持。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科技改良项目资金3万元,拟于今冬明春建设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一个,力求以科技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xx村地域优势明显,离乡镇和县城较近。我积极引导当地种养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规模养殖业等。目前,一个多亩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一个小型淮南猪养殖场动工兴建了,一个散养固始鸡养殖场建成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四、内引外联、寻求项目支撑

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按照省里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我坚持从xx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编制出分期分批实施的项目规划。为了争取项目,在自身单位市委农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省、市、县涉农部门间,开始了“化缘之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先后争取到市科技局安排的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个、市交通局安排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一个、省财政厅批复的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一个,到位项目资金73万元。尤其是争取到市交通局安排实施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我村4个村民组近600人反映多年而没有解决的出行难问题,群众十分满意。目前,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3公里水泥路已经铺设,村内河道治理和文化广场建设正在启动,预计xx月中旬可以实施完毕。同时,我还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为xx乡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为两个省级贫困村——苏畈村、李榜村各争取到了15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项目的逐步实施,让一个因长期上访不断,长达数年无项目资金投入的xx村群众乐开了花,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好评。

在争取项目的同时,我还组织编制了xx村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将xx村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申报了xx县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老区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交通村组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等,申报资金达156万元。

任职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下一步,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与xx村广大干群一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在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第一书记述职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